经营环境的剧变,管理形态的改变,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问题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难,解决问题成为企业主管当前最重要的课题。
我们并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常常是被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所困扰。本课程解决问题的工具与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步骤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构架完整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可行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实作与练习,学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善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提升决策水平。
课程方式:
原理原则讲解+案例说明+课题讨论/演练+团体发表+讲师检核
课程目标:
1、 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学习与锻炼
2、 建立学员面对问题时的正确心态与态度;
3、 提供系统的、整体的问题分析方式与解决架构;
4、 指导学员问题分析的有效技巧,提高决策质量;
5、 运用系统性思考、科学的对比法找出最可能的原因与机会,然后在事实基础上审核可能的原因,避免管理者因抓不住主要问题而浪费有效工作时间;
6、 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以积极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解决方案;
7、 掌握对问题、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与提炼的技巧,以助培养遇事能举一反三的能力;
8、 学会处理复杂问题原则性把握和理性思维,帮您从现象分析中发现关键的问题,确定关注焦点,确立优先顺序,采取有效措施,设定优先顺序;
9、 导入问题管理的观念与实务流程,冀使学员完成培训之后即能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课程特色
1. 透过讲师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见解独到的讲演,使学习轻松愉快。
2. 讲师行业经验丰富,可针对实际状况进行解析。
3. 授课讲师丰富的实务经验与操作手法使学员能即学即用。
4. 针对个案进行分析与研究,理论与实务能充分结合
项目开始与理论讲解 |
学习演练 |
小组台上分享 |
教练式 |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干部,工程技术,班组长,人力资源,生产主管,品质等
【课程时间】:实战1~2天
【培训目的】:透过培训,使学员了解掌握
一、面对问题的心理建设
1. 问题使主管的存在变得有价值
u 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u 处理问题的基本动作
u 处理问题的基本要领
2. 问题处理的三大难题:
u 上责任不明
u 状况不明
u 缺乏技术
3. 失败的问题解决归因
u 未明确定义问题,就妄下解决方案
u 未分析现状,就凭经验下解决方案
u 缺乏总体思考
u 未明确订立改善的目标与解决对策
u 对于决策之执行成果未做追踪确认
4. 最佳的应对模式
u 跨功能协作
u 灵感运气不可侍,真刀真枪真功夫
u 健康检查好预防,项目管理才有效
二、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学习与运用
1. 什么是系统思维?
u 无处不在的“系统”
u 从“思考系统”到“系统思考”
u 系统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复杂性思维方式
2. 系统思维的8大法则
u 整体法则:局部的简单叠加不等于整体。
u 大局法则:战略上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战术手段来改变。
u 长远法则: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u 要素法则:重要的少数制约整体的行为。
u 联系法则:事物之间的联系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u 结构法则:结构决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层次法则:相同的要素在不同的层次上价值不同。
u 系统法则:以简驭繁,化繁为简的方法。
3. 系统思维
u 系统思维的渊源
u 系统思维基模
u 系统思维工具
u 系统思维在问题分析解决中的重要性
4. 系统思考与问题解决案例研讨
三、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
1. 何谓问题
目标-实际=问题
2. 问题解决的要素
3. 问题分析与解决流程
u 方法、工具、理论
u 方针与价值
u 人员、组织、环境
u 问题状况与问题环境
u 现象并不是问题
u 假设并不是结论
4. 让假设成为结论的唯一要素—证据
5. 问题的型态
u 发现型问题的特性与分析
u 目标型问题的特性与分析
u 发展型问题的特性与分析
u 重要性问题的特性与分析
u 急迫性问题的特性与分析
6. 引导问题意识创造改善空间
7. 培养观察力发掘问题之所在
8. 案例分析
四、现状评估与问题确认
1. 问题结构与组织结构
2. 依据现实状况之不满找寻改善主题
3. 如何运用5W2H描述问题
u 模糊陈述
u 差距陈述
u 差距与原因陈述
4. 如何掌握信息
5. 如何将问题具体化
u 将「问题」焦点属性分类
u 问题」的数据性分类
u 认知「问题」的思维技巧既注意事项
6. 脑力激荡法如何运用
7. KJ法运用的原则与效用
8. 管理常用图表分析(数据表述法)
9. 案例运用演练
五、问题原因分析与真因确认
1. 问题冰山
2. 问题原因的追根究底
3. 问题的核心原因探究
4. 问题分析的应用工具
u 特性要因图法
u 关连图法
u 系统图法
u 问题树法
5. 真因确认的工具与方法
u 排除法
u 关连图法
u 柏拉图法
u 相关统计方法
u 检查表
6. 全景案例运用演练
六、决策的选定与行动预估、执行、检讨
1. 决策的工具运用
u 水平思考与垂直思考差异
u 决策矩阵法
u 十等级法
u 加权指数法
2. 决策的可行性分析
3. 决策的具体化
u 拟定完整项目计划之方法
u 项目计划进度与预算控管
u 确定必要任务、职责及时限
4. 决策潜伏问题的分析
5. 预估行动将遇的障碍
6. 建立问题分析与决策的良性循环
7. 如何断定决策实施成效
8. 建立执行成效偏失防范机制
9. 决策执行调整的方法
10. 全景案例运用演练
1. 解决问题的管理能力
七、解决问题的动力
2. 计划组织和控制
3. 潜在问题分析
4. 潜在问题分析步骤
5. 解决问题的管理技巧
u 凝聚共识
u 责任担当
u 宣导培训
u 激励士气
u 跟催督导
绩效落实
SPC统计技术应用训练
课程简介
本课程重点面向各企业的中高层技术及管理人员,由具有长期实际运作经验和深厚理论造诣的专家主讲,结合实际案例系统阐述统计技术和统计技术工具统计技术管理D-M-A-I-C的模型、组织结构、项目管理、突破策略和文化变革策略。并结合了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实际案例贯穿始终。重点讲解统计技术管理,以及推行持续改善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以及MINITAB专用软件的应用。使学员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公司统计技术应用和持续改善的方法和技术,去解决公司和部门的瓶颈问题,科学地解决各自岗位上的问题。
课程对象
企业中高层管理及技术人员(生产、品质、工程部工程师,主管,经理及技术人员)统计技术的训练课程。
培训收益
1.能够掌握在公司全面推行统计技术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能够识别改善的方向,构建全面改善的组织和系统
2、系统全面的了解统计技术DMAIC方法论
3、系统全面掌握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分析工具:检查表,资料收集及柏拉图制做,因果图,直方图,饼图,趋势图,蜘蛛网图,数据分布,散布图,趋势图,甘特图,网络图,卡诺曲线,品质成本曲线,品质损失成本冰山,品质损失成本计算
4、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相关流程分析工具:假设检、ANOVA、DOE、SPC、MSA、FMEA、QFD、变异源分析,全面掌握Minitab软件的使用
4、能在统计技术改进项目中识别及应用正确的工具完成改善项目
课前准备:自带手提电脑,于课前在网上免费下载MINITAB 16版并安装
培训模式:注重实用,实战!理论讲解;实用案例分析;分组现场演练;专家现场点评;现场互动讨论。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统计技术的概念、战略及实施
1.质量管理发展史
2.统计技术的发展、理念、目标和定义
3.统计技术角色和责任
4.企业经营绩效KPI与统计技术管理
5. 统计技术管理组织和方式和推进曲线
6.统计技术管理与精益生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第二部分:统计技术的DMAIC方法论
第一讲:课题定义(Define阶段)
统计技术的关键衡量指标(PPM,DPMO,DPU,RTY,COPQ,Cpk,σ水平)
1、课题来源
2、课题的带给公司的困扰有哪些,SPC统计,不良推移图
3、来自客户和内部要求有哪些
4、问题定义,目标设定
5、团队成员
6、项目范围SIPOC
7、项目预期收益
8、项目制约与假设
9、项目计划、甘特图
第二讲:SPC统计测量系统分析及原因检讨(Measure阶段)
1、测量系统识别,测量系统分析
2、数据收集计划
3、制程能力计算
4、按原理推理和按流程检讨的潜在原因,原因CE矩阵
5、初步临时对策
第三讲:SPC统计原因分析(Analyze阶段)
1、因子表
2、因子管控目标,管控方法,实际值,收据收集,假设检验,实验验证,是否显著因子的结论,5Why展开逐级验证。
3、二期临时改善对策
第四讲:SPC统计的改善(Analyze阶段)
1. 3M法改善对策,方案选择矩阵
2. 假设检验效果验证
第五讲:控制(Control阶段)
1. 更新FEMA,ECN,更新SOP、SIP,更新不良履历,培训计划,SPC和异常反应计划RFC
2. 收益验证,经验教训总结
3. 类似产品,类似异常退关计划
第三部分:SPC统计的常用品质分析工具
检查表,资料收集及柏拉图制做,因果图,直方图,饼图,趋势图,蜘蛛网图,数据分布,散布图,趋势图,甘特图,网络图,卡诺曲线,品质成本曲线,品质损失成本冰山,品质损失成本计算
第四部分:统计之质量意识和Minitab
第一讲:统计之质量意识
质量事故,质量意识视频,狭义和广义质量,质量管理发展,质量卡诺模型,马斯诺需求层次,质量损失成本曲线
第二讲:Minitab软件介绍
1、Minitab的功能模块介绍
2、Excel与Minitab数据交换
3、产生随机数据
4、数据堆叠与拆分
第五部分:统计技术统计分析
第一讲:参数估计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平均值,中位数,方差,标准差,95%的信赖区间,偏度,峰度,箱线图,图形化汇总
第二讲:参数假设检验
正态检验,单样本,双样本检验,配对样本检验,单比例,双比例,单方差,双方差
第三讲:非参数假设检验
单样本符号,单样本Wilcoxon,Mann-Whitney,Kruskal-Wallis;游程检验;卡方检验
第四讲:方差分析
因子、水平、效应的概念,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双因子方差分析
第五讲:变异源分析
寻找多因子变异源,实施证据收集(文字报告记录,图片,录像,谈话),计算变异分量,图形化变异源分析
第六讲: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相关性概念,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高次回归方程,回归预测,95%置信区间CI,95%信耐区间PI
第七讲: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概念,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破环型测量系统分析,计数或属性型测量系统分析,导入测量系统分析时机
第八讲:SPC/Cp,Cpk,PP,PPK,Cpm
统计过程控制概述,控制图原理,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过程能力与过程能力指数,过程绩效指数,常规控制图的做法及其应用,过程控制的实施,过程控制的其他方法:首件检验,过程巡检,重要岗位人员资格认证,重要设备TPM,重要输入参数的SPC控制,防错法,安腾报警装置
第九讲:第一阶段学习回顾
回顾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做练习巩固知识,解答问题
第十讲:全因子试验设计与分析
效应,正交表,因子代码化,拟合模型,残差分析,效应图,
响应优化器
第十一讲:部分因子试验设计与分析
部分因子试验设计与分析,因子生产元与别名结构,因子筛选方法
第十二讲:响应曲面设计与分析
曲面响应设计概论,曲面响应设计实验,曲面响应设计分析案例
第十三讲:阶段学习回顾
对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做一个回顾,练习,答疑
第六部分:SPC统计的分析改善方法
第一讲:分析改善方法
知识和方案来源;深入调查、问专家、一线人员、问同行、客户、供应商,网络信息搜索、专业杂志刊物、大学研究所、书店、图书馆、专利搜索、展览会,知识汇总归纳,实验设计和验证4、多变量图(方差分析)
第二讲:质量功能展开QFD
面向XXX设计的原理,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面向成本的设计;面向实验的设计;面向可靠性及维修性的设计;面向服务的设计,
质量屋介绍;四个阶段的QFD,QFD工作程序,QFD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