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首页 > 培训课程 > 人力资源 > TTT

放下你的执拗 ——一个职场人士的亲子教育宝典 课程说明及内容纲要

主讲老师:廖信琳 2024-06-11 11:58:35


课程背景

    如何在极其有限的工余时间与孩子建立轻松愉快、密切有效的亲子互动关系?估计是绝大多数职场人士,正在焦心或者未来也可能焦心的一件事情!

    因为家长们有着万千烦恼。比如:

——既有层出不穷的“熊孩子”现象隔三差五地刺激着人们(家长们)脆弱的神经,也有“天妒英才”般的神话传说让更多的人们(家长们)趋之若鹜;

——既有“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疾首,也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懊恼悔恨;

——既有“目送”孩子远走高飞的恣意洒脱,也有“保护”孩子按部就班的谨小慎微;

——既有家长“屈尊降贵”之后的哭泣哀鸣,也有孩子“委屈求全”的自我放逐;

——既有“护犊情深”的贴身呵护,也有“放任自由”的野蛮生长;

——……不一而足。

    于是,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问题,除了各种观念、方法的激烈交锋之外,更有充满神奇、甚至诡异色彩的各种段子、故事轮番上演……用“千年之未见”来形容当今中国家长窘困的境遇,实不为过——尤其是身为职场人士的家长不但几乎从来不敢、也不愿意错过任何关于孩子教育的“指南”和“秘笈”,而且更不敢、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机会。

可是,很多的职场人士即便在这一问题上比任何事情都“更投入、更努力”的付出,似乎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因为,普遍情况是:孩子的成长状况依然让人焦虑、揪心,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品性养成!

这中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真正的根源在于两个字:执拗。

    因为为家长的您,已经完全被“习惯性的认知和行为”所绑架,深陷以下泥沼而不自知,包括:

一、过分迷信一些所谓的“成功秘笈”。

二、过分迷恋并依赖自己对孩子的那份“无私的爱”。

三、过分在意孩子的“成功”,而放弃了自己的自我成长。

四、过分在意孩子当下的状态,而忽视孩子长远未来的种种可能。

    身为同样有着两个孩子的家长,在二十多年的亲子教育中,最为真切的体会和体认就是,真正有效的教育,都深藏在“亲子互动模式的微妙细节之中”——只要放下您的执拗,孩子可以更优秀!

    课程始终秉持“个体经验的梳理和总结”的思路与态度,通过再现一个又一个的真实场景,全程复盘那些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并由以下六个篇章逐一展开:

第一章、家长执拗的六大常见表现

第二章、放下执拗的六条基本路径

第三章、放下执拗的六大实践场景

第四章、放下执拗的十大理念及其关键时刻的实践

第五章、十种常见情形的关键时刻实践

第六章、解读细节:写给孩子的那些书信

课程说明

一、课程对象:孩子家长(最好是父母);

二、课程时间:1天(6小时,讲座版本);2-3天(12-18小时,训练版本);

三、课程目标:

1、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引导家长了解并直面真相;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可行的理念并分解实践手法与步骤;

3、学习并掌握常见场景中的亲子沟通话术。

四、课程方式与建议人数:

讲座式(200人以内);

训练式(30人以内)。

主训导师简介

    廖信琳,职业培训师。两个孩子的父亲,亲子教育专著《放下你的执拗 孩子更优秀》作者。

持续专注《企业培训师培训系列课程近20现场授课超过800场,服务各类企业超过500家培训学员数万人次

课程特色:

擅于拨开艰涩理论的层层迷雾,敲碎包裹现象的坚实盔甲,觉察身边琐事背后的底层真相,通过家常聊天的方式直接触动思维坚冰。

廖信琳先生非常善于在实践中探索、思考,并且逐步形成了一套极具实践效果的亲子教育理念。并在这套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其女儿即便历经4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的辗转学习,仍然能够在不参加任何补习班的情况下,以雅思高达8.5分的优秀学业成绩,分别拿到加拿大排名前十的5所大学的6份OFFER。现就读于引傲全球数学系的滑铁卢大学数学系计算机专业,并已完成苹果公司总部长达8个月的实习。

内容纲要

引子:孩子,我相信你……

一、四大好处

1、营造宽松、坦诚开放自由的家庭氛围

2、树立孩子自信心,习得直面困难和挑战的品性

3、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意识以及责任与担当意识

4、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两个关键

1、方向

2、原则

三、一些观念

1、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并且拥有被尊重的权利

2、孩子具备对其所需要面对的各种事情做出选择和判断的潜在能力

3、孩子有足够的自我纠错和自我改善的潜在能力

4、孩子具备天然的是非判断的潜在能力

第一、家长执拗的六大常见表现 

一、爱,沦为绑架孩子的工具 

1、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ü 您是否以爱的名义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过本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

ü 您是否认为只要能够满足孩子的任何诉求就是爱的表现?

ü 您是否认为对孩子的爱就是为孩子设计一条您认为正确的人生成长道路?

ü 您是否曾经或者始终坚持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家长做出任何的让步,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工作,乃至事业都是应该或者值得的?

ü 您是否认为屏蔽一切您的认知评价体系中的负面信息,继而为孩子营造一个无菌、真空的成长环境就是爱?

ü 您是否认为持续不断地向孩子呈现您的认知评价体系中的成功榜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就是一种爱的表现?

2、另外的一些思考

ü 我们家长是不是一定要给孩子一条自认为正确无比的人生(或者职业)道路,才足于表达或者释放对孩子的爱?

ü 我们家长是不是只要以爱的名义,就可以替代孩子做任何的选择和决定?

ü 我们家长是否需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承受那份“浓得化不开”、“如山峦般厚重”的爱?

ü 我们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应该是包容、祝福、鼓励,甚至放手?还是应该责令、担忧、收复,甚至钳制?

3、个层次

ü 基于当下的、情绪层面的

ü 基于身体、心理健康关切层面的

ü 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 

4、两种场景的互动对话

ü 场景一:孩子测验、考试成绩不理想

ü 场景二:转季或者平时天气变化,孩子没有接受及时添减衣物的建议,生病了

5、真爱的五个要素

ü 方向和愿景

ü 原则和底线

ü 环境和氛围 

ü 理性和克制 

ü 耐心和隐忍

6、小结

天下父母皆言爱,天性自来无需猜;

如何表达是关键,三个层次次第排。

日常问候肌肤亲,关切在心爱常在;

身心呵护要及时,悉心引导方开怀。

最是深沉一生爱,方向愿景不能歪;

再立原则和底线,环境氛围一起来;

勿忘理性和克制,耐心隐忍含苞待;

品性养成需滋养,有爱静待花自开!

、关心,严重错位 

1、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ü 你认为在哪些情形下,孩子最需要家长的关心?

ü 你平时对孩子表示关心的时候,都采用过哪些具体的方式?

ü 当你用自认为很好的方式关心过孩子之后,你注意过孩子的反应吗?

ü 你是否认为,只要是你表达的关心,孩子都应该欣然接受?当你的关心孩子并不领受(情)的时候,你做出过什么反应?

ü 当孩子向你提出某些要求(尤其是一些确认过分的要求)的时候,你是如何应对的?

2、关心孩子的关键时刻

ü 当孩子向我们讲述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些趣(小)事的时候

ü 当孩子为某件事情高兴或者兴奋的时候

ü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某个景物,或者某个现象产生兴趣(好奇)的时候

ü 当孩子向我们提一些看起来幼稚或者难以回答的问题的时候

ü 当孩子专注地做完某件事情(甚至游戏、电视节目,或者其他在家长看来有些无聊)的时候

ü 当孩子想尝试之前从未做过的某些事情的时候

ü 当孩子在公众场合遵守相关规则的时候

ü 当孩子对弱势群体有所关注的时候

3、关心孩子的五大原则

ü 看见,更要听见

ü 主动,但需适度

ü 满足,但不迁就

ü 具体,而不空泛

ü 及时,还是及时

4、小结

世上孩子需关心,却说关心靠本能;

但凡实际无举措,哪怕沥血也枉然。

情绪低落有病痛,嘘寒问暖当可赞;

更有期盼藏心头,能否彼此把话谈。

关键时刻需看见,主动询问忌空泛;

具体行动来落实,如是关心方周全。 

三、尊重,心口不一 

1、一些值得思考问题

ü 你是否认为孩子还小(尤其在初中阶段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懂或者不需要懂?

ü 你是否认为孩子可以或者必须帮助你实现某些你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

ü 你是否认为孩子还小(尤其在初中阶段以前),就没有或者无需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又或者孩子自己的判断或者决定都可能或者一定不靠谱?

ü 你是否曾经在没有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要求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过才艺?

ü 你是否在孩子出现某些不端行为、举动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而当众斥责过孩子?

ü 你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表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ü 你是否认为大人之间的摩擦或者矛盾都不能让孩子知道?

ü 你是否认为诸如搬家、转学、出游、接待客人以及其他家庭中的重要事务,都无需与孩子交流沟通,只需听话照做?

ü 你是否认为孩子根本无法处理他与同学和成长伙伴之间的矛盾纠纷,而未经孩子同意就强行介入或者干预?

ü 你是否认为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业,即便家庭出现重大变故都必须或者曾经刻意地隐瞒孩子?

2、两个场景的例子

ü 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才艺的情形

ü 为孩子添置衣物事情

3、真心尊重孩子的一些建议

ü 从内心承认孩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

ü 时时提醒自己,孩子并非家长装点门面或者挣面子的工具,尤其要克制那些一时的冲动

ü 任何与孩子有关的事情,都要与孩子提前商量、沟通,并在原则和条件允许范围内,认同并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ü 承认并确定孩子在家庭成员中的同等地位。尤其是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或者决定,都需要提前知会孩子,并切实做好沟通、解释,尽最大可能取得孩子的认同和支持

4、小结

大小事务未知一,孩子心思谁人知?

从来不曾主动与,却道孩子不懂事;

若把真心来尊重,承认独立与个体;

提前知会加商量,如是方能得支持!

、专断,忽视孩子的权利 

1、看个例子,问几个问题

    假定小学阶段的孩子在满分100分的某次数学考试中,最终成绩是86分。作为家长的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一个结果呢?如果单纯以100分为标准的话,似乎这样一个成绩很难被划归到成功的范畴。但是,如果加上以下一些背景条件呢? 

ü 假如之前孩子的考试成绩一直都在85-90分范围内徘徊呢?

ü 假如这次考试,孩子所在班级、年级的平均分在86分之上或者之下呢?

ü 假如孩子上一次考试成绩在86分之上或者之下呢?

ü 假如孩子说自己很满意这个成绩呢?

ü 假如孩子自己虽然也不太满意这个成绩,但是,孩子已经尽力了呢?

ü 假如孩子平时的作业都能认真完成,只是这次考试的题目难度偏大呢?

ü 假如孩子其他科目的考试成绩比这个成绩更差或者更好呢?

ü 假如这次考试正好碰上孩子参加学校其他活动的集中训练呢?

ü 假如孩子这次考试正好处于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呢?

ü 假如… …

2、关于成功定义的几个维度

ü 评价向度

ü 衡量标准

ü 多维因子

ü 表现窗口

3、三点思考  

ü 您的确能够对孩子所谓的“成功人生”做出具体而准确的描述吗?

ü 您的“成功人生”是否与孩子心中的“成功人生”一致?

ü 您有信心对孩子20年甚至更远的未来所谓“成功人生”作准确的判断吗?

4、小结

天天念叨要成功,无奈成功太笼统;

常为孩子立标杆,无视成功大不同;

无论尺度与参照,细细梳理要慎重;

更与孩子常交流,方向一致才相融;

学业成绩虽重要,身心健康一生用;

毕竟世界多缤纷,各自花儿各自红。

五、跟风,无视孩子的未来     

1、一些常见的情形 

ü 有的家长依照自己对社会风向变化的判断,在未经孩子同意的情况下,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逼迫孩子去上各种不同的兴趣特长班

ü 有的家长费尽心思地打点各种关系,将孩子强行送到那些所谓的顶级学校或者什么“火箭班、宏志班”之类

ü 有的家长基于自己身处社会灰色地带生存法则的经验,自作主张地通过各种方式与学校或者老师建立所谓“密切关系”,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创造一些良好的环境”之类

ü 有的家长以自己所谓的经验,强行要求孩子填报自认为很有前途的专业,可是孩子根本没有任何兴趣,或者一些原来热门的专业,因为时代变化反而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

ü 有的家长以心疼、爱护孩子的名义,强行为孩子安排所谓的“好工作”之类;

ü 有的家长无视孩子在公众场合中的一些不端行为,甚至还为孩子辩护说,“人家还是个孩子”之类

ü 有的家长打着“学业重要”的旗号,从来不让孩子参与任何的家务劳动或者其他的社会实践或者游乐活动

ü 有的家长从来不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尤其在公众场合),但对孩子又立另外一套标准之类

2、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ü 您为孩子考虑的未来到底是多久以后的未来?3年、5年、10年、20年,一辈子?

ü 您是否认为孩子现在的衣食无忧也就意味着未来的衣食无忧?

ü 您是否认为孩子在您的羽翼下“顺心快乐”就必定能够保证其未来也“顺心快乐”?

ü 您是否认为只要孩子学业优秀,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就一定会有足够优秀的表现?

ü 您是否认真思考过二十年,甚至更长远之后的未来,孩子身处的社会环境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ü 您是否认真思考过,一个人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发展,以期过上更理想的生活,其底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3、基于未来的关键品质

ü 诚信、正直

ü 直面困难和挫折

ü 责任担当

ü 自主、理性的抉择

ü 谦恭、包容

ü 正义感

ü 尊重生命、感恩他人、敬畏自然

ü 自我管理

ü 服务他人、方便他人

ü 规则意识

ü 安全意识

ü 阅读的习惯

ü 保持好奇和探索的习惯

ü 锻炼的习惯等

4、小结

孩子未来虽遥远,却需家长有洞见;

当下表现要关注,夯实基础要提前;

基于未来定方向,品性品行根基垫;

如是践行养习惯,伴孩一生不斜偏。

六、陪伴,并未用心 

1、几个关于陪伴的问题

ü 您确定知道或者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最高兴或者最沮丧的事情是什么吗?又或者孩子会不会主动与您分享这些事情呢?

ü 您确定知道或者了解孩子最近时间一段最想实现的心愿是什么吗?

ü 您的孩子有主动与您分享过功课学业之外的其他趣事吗?有主动与您分享过他(她)心中的某些秘密吗?

ü 您的孩子有主动告诉您他(她)身体方面的不适吗?有主动与您分享过青春期可能的心理困惑吗?

ü 您的孩子是否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向您汇报他的学习成绩呢?是否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地告诉您他外出游玩的伙伴(包括异性)呢?

ü 您的孩子是否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地与您分享一些关于他未来的一些想法和打算呢?

2、真心陪伴基本做法

ü 首先,家长必须从心底建立认知并认同这样一个核心理念,即“将孩子作为一个与家长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独立个体”

ü 其次,要将“完成任务”的心态转变为“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心态

ü 第三,在每次实施陪伴孩子的行动之前,一些必要的问题

1、当您主动陪孩子做作业或者其他事情的时候,您有询问过孩子是否确定需要?假如需要的话,您有与孩子约定参与的深度和强度吗?

2、当您工作太忙或者太累的时候,是强打精神去陪伴孩子?还是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并向孩子表达一定的歉意?

3、假如孩子与您交流一些和功课学习无关的事情,您是否愿意保持同样的耐心仔细聆听?

4、假如孩子就某一事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的时候,您会更在意孩子的观点或者看法本身,还是更在意孩子能够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看法?尤其是孩子的观点或者看法有所偏颇的时候,您是否能够克制住自己不做直接的反对或者否定? 

ü 第四、在每次陪伴孩子的行动结束之后,家长有必要向孩子陈述、反馈自己的一些感受,并对孩子的信赖表达谢意。

3、真心陪伴的特点

ü 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分享

ü 一个彼此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ü 一个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鼓励的机会

4、小结

亲子关系需陪伴,却听家长常感叹;

费时费神无效果,皆因未将精髓参;

六问辨别真与假,实践四点必有盼;

每每真心与孩儿,必将换来一家欢。

七、本章总结:做一体面的家 

1、四大要点

ü 切忌给孩子一个父母(家长)无所不能的假象

ü 尽最大力量去做好父母(家长)应该做好、能够做好的事情,不要被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牵引自己的情绪

ü 切忌打着“为了你好”或者“爱”的旗号,背着孩子去做一些孩子自己并不接受或者认同的事情

ü 任何有关孩子的事情,都要坚持与孩子交流、沟通,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

2、口诀

何谓体面之家长?孩子信赖是为纲;

凡事与之勤商量,切忌不可僭越尝;

无所不能身心累,一旦识破孩失望;

多让孩子做决定,如是亲子更健康!

第二章、放下执拗的六条路径

一、找到入口:直面身处的社会环境

1、直面环境的几个思路

ü 主动承认环境变化的事实,并通过“进入”的方式来调整、改善自己的认知

ü 面对社会环境中泥沙俱下的状态,建立与孩子同等标准的价值取舍的堤坝

ü 学会接纳多元的生活方式,并保证不人为,甚至蛮横地阻断孩子接触、了解多元生活方式的正常通道

ü 及时关注孩子了解、探索更广阔世界的需求,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引导

2、小结

这个世界本正常,家长执拗才荒唐;

排斥拒绝虽省事,可怜孩子更彷徨;

尝试接纳再进入,如是观之执拗放;

正向引导建堤坝,互动成长喜洋洋。 

二、建立常识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

1、了解爱利克·埃里克森的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 

ü 第一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也就是从出生到十八个月左右是婴儿期

ü 第二阶段: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指的是从十八个月到三、四岁的童年期

ü 第三阶段: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即四到五岁的学前期

ü 第四阶段: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指六岁到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ü 第五阶段: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指的是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的青春期

ü 第六阶段: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即从十七、八岁至三十岁的成年早期

ü 第七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

ü 第八阶段: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这是老年期,亦即成熟期

2、一个常识

   承认并接受孩子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也许他们还无法用理性认知来理解什么是信任、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爱… …但是,他们一定能够感受!

3、小结

都说孩子是天使,无奈天使常折翅;

无上智慧本具足,可叹家长有愚痴;

若愿除却执拗心,建立常识必有自;

理论点拨加领悟,孜孜践行两相宜。

三、探索路径:勇于承认曾经的不堪

1、两种常见反应:

ü 王顾左右而言他,选择逃避或者沉默的办法应对

ü 强烈反弹,满嘴谎言,甚至暴跳如雷

2、刻意掩盖不堪的几种后果

ü 有可能会成为自己不可触碰的痛

ü 有可能会扼杀孩子去做更多不同尝试的勇气

ü 有可能无法培养孩子直面失败或者挫折的勇气,更难以培养孩子接受人生种种不完美的胸襟和气度

3、承认不堪的几点好处

ü 帮助并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弱点和短板,培养孩子全面认识自己的意识

ü 引导孩子从接受家长的不完美开始,学会慢慢接受自己,乃至生活的不完美,从而培养孩子直面未来更多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ü 能够与孩子建立彼此信任、更为亲密的互动关系

ü 培养孩子正确对待他人的表扬和批评

4、小结

遭遇不堪本正常,逃避隐藏非良方;

若想除却那执拗,勇于承认心坦荡。

人生缺憾常常有,帮助孩子一起扛;

如是这般本真实,阳光心态便可彰。

四、把握关键:用心觉察孩子的状态

1、学会询问,创造并有效扩展与孩子进行对话的条件和空间

ü 有效问题的三要素:情绪内容方向和价值性

ü 问题的价值性

2、建立仪式,创建与孩子亲密、有效的互动模式

3、适度示弱,激发孩子的正向能量

4、支持并尽可能主动参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

5、几点做法

ü 与孩子提前约底线原则,共同商议活动的方向和范畴

ü 与孩子共同商议并约定活动的截止时间,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ü 向孩子提出分享活动感受的适当要求,并学会向孩子请教问题

6、小结

放下执拗也简单,孩子状态用心看;

活动原则方向定,支持参与彼此赞;

鼓励孩子多尝试,自有感受无需管;

放下身段多请教,相互信任乐开怀。

五、悦纳事实:理解孩子的行为反复

1、孩子行为反复的真相

2、以作业粗心为例

ü 对粗心所可能产生的后果引发的过分焦虑

ü 粗心意味着孩子没有按照家长设定的模型“生长”

ü 把粗心与品性、品质混为一谈

3、以生活用品为例,几点改善建议

ü 保证自己的东西能够归放整齐,并向孩子呈现这样做的好处

ü 等待合适的时机,向孩子提出善意的建议

ü 阶段性地带着孩子一起整理书籍、物品,逐步养成自己自主整理的习惯

4、小结

习惯养成非一日,耐心引导待时机;

无论粗心与其他,过度联想实非宜;

调整观念与认识,悦纳事实呈善意;

切忌指责与着急,共同成长在一起。

六、积极改善:开放你们的秘密花园

1、问问自己对孩子设定了哪些话题禁忌

2、回避孩子有关性的问题的不良后果

ü 有可能引发孩子对家长的不信任感

ü 有可能引发孩子更加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寻找其他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或者方法去获得满足

ü 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关于性的正确、科学的认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在青春期阶段,很容易陷入惶恐不安的负面情绪中,严重的还有可能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3、处理矛盾和冲突的两个思路

ü 如果不是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吵架,让孩子知道父母吵架不是因为他的原因,能够有效释放、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也能够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经济状况或者人际关系状况,让孩子从小建立“我是家庭重要成员之一”的存在感

ü 即便夫妻吵架是因为在孩子教育的理念、方法上产生了分歧,正好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看看孩子更愿意接受什么样理念和方法,以便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善,从而与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交流模式

4、小结

孩子本是一家人,何苦刻意立屏障?

看似呵护藏善意,却生好奇和迷茫;

放下执拗坦诚待,秘密花园来开放;

积极参与同改善,家庭幸福远流长。

、本章结: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1、功课学习层面

ü 无论具体的成绩和分数如何,孩子都能够主动或者没有顾忌地如实向家长汇报,尤其是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无需担心家长产生过激反应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与家长一起制定或者分享学习目标,并提出合理的、需要家长支持配合的相关要求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与家长一起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向家长如实汇报课堂学习的状态和表现

2、人际关系层面。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告诉家长自己与同学相处的大致情形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告诉家长与同学产生过的摩擦或者矛盾,并分享自己的处理方法和情绪状态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向家长表述对某些人和事的好恶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与家长分享同学之间发生的趣事

3、兴趣爱好与课外活动层面。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向家长清楚地表述自己的兴趣,不必担心遭遇家长的阻拦或者干涉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向家长发出陪同或者参与某些活动的信号

ü 能够放心大胆地阅读与功课本身没有太大关系的课外书籍,不必担心家长的阻拦或者指责

ü 有勇气向家长提出参与某些含有一定潜在风险的挑战性活动,不必担心家长的阻拦

4、与家长的亲子关系层面。

ü 不需要为了讨好家长,故意压抑自己的情绪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告诉家长自己遭遇的委屈,不必担心家长进行空洞无聊的长篇说教

ü 丢失或者遗漏钱物,能够主动或者愿意如是告诉家长,不必担心遭遇家长的指责和上纲上线的批评

ü 能够主动或者愿意与家长分享除了功课之外的其他心愿和想法

ü 能够大方、坦然、自信地向他人介绍家长

ü 愿意与家长一起分担家务劳动

ü 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一起建立并履行亲子仪式

ü 敢于向家长提出不同的意见或者看法,并且指出家长的缺点和错误,不必担心遭遇家长的责骂

5、一些执拗的认知

ü 孩子是我生的,我有权对孩子做出我认为好的安排

ü 我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孩子的任何回报都是应该的

ü 孩子还小不懂事,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我必须替他做主

ü 我什么没有尝试过,孩子怎么可能会比我懂得更多

ü 孩子就应该替父母争光争气,否则要孩子有什么意义

6、口诀

父母天然爱孩子,此爱可叫鬼神泣;

倘若认知有偏差,方法方式必有疑;

一味付出横干涉,莫怪孩子违心意;

重建互信弃执拗,互动无碍两相宜。

第三章、放下执拗的六大实践场景 

一、少一点操劳关于孩子的学业与功课成绩

1、过分操劳的几种不良后果

ü 有意无意间忽视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包括身心健康状况、性格品行的养成、人际关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等

ü 可能严重影响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关系,彼此可以沟通交流的对话空间将会变得非常逼仄、单一、空洞和无趣,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有可能沉淀为孩子对家长的积怨

ü 有可能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其正向的认知体系

2、关于孩子学业功课的几点建议

ü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孩子了解并认识到学业功课的重要性

ü 与孩子沟通交流,明确其作为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并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

ü 明确停止陪伴孩子做作业的时限

3、了解影响学业功课的几个关键因素

ü 孩子的兴趣和欲望是否被有效激发

ü 家长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ü 家长是否注意孩子的学习方法并及时帮助孩子作出有效的改善

ü 家长是否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并成为孩子参考、模仿的榜样

4、小结

都说成绩很重要,却非华山一条路;

追溯原因来入手,少点操劳是正途;

明确责任各自担,提供支持与帮助;

再有家长立榜样,彼此相安烦恼无。

二、多一点示范关于孩子的习惯与言行举止

1、需要关注的四大类习惯

ü 读书学习

ü 身体健康

ü 娱乐休闲

ü 日常生活

2、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几大阻碍

ü 家长会有意无意地,非常单一地强调读书学习的功利性

ü 很多家长将孩子的读书学习范围严格限定在学业功课这种单一、狭隘的维度上

ü 很多家长强势干预,甚至阻断孩子读书学习的多种途径,固执地认为只有纸质的阅读才是“正道”,至于其他包括网络信息、电子书籍、影视动漫、娱乐节目、游戏等途径的学习都被视为“歪门邪道”

3、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几点建议

ü 主动购买或者推荐给孩子一些学业功课之后外,符合孩子年龄兴趣特性的书籍,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ü 主动向孩子介绍并推荐除了纸质阅读之外的其他学习途径,包括电视节目、影视动漫等

ü 关注孩子的兴趣变化,主动及时地向孩子推荐与其兴趣相匹配的学习内容和途径

ü 主动并以请教的方式,引导孩子与家长分享读书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有趣的事情 

ü 逐步开放孩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途径的空间

4、生活习惯的三大关键

ü 睡眠

ü 饮食

ü 体育锻炼

5、关于孩子休闲娱乐的几条建议

ü 提前与孩子进行沟通、约定,列明可操作的相关文字条款,并与孩子进行确认

ü 主动了解当下热门的、孩子比较喜欢的游戏,找到机会以请教的方式,请孩子与家长分享游戏过程中得失与感受

ü 关注孩子动向,一旦发现端倪,立即进行沟通、引导

6、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两大关键

ü 身体力行,榜样示范

ü 方法指导,及时矫正

7、小结 

孩子习惯是根基,无论学习与锻炼;

再有娱乐兼日常,言行举止来彰显;

提前约定建共识,身体力行最关键;

倘若家长能用心,引导帮助尽欢颜。

三、少一点惩戒关于孩子的情绪与个性养成

1、一些糟糕的情形

ü “哭?再哭我就不理你了!……”

ü “你一小屁孩,哪来这么多事?”

ü “你看看人家,哪像你?”

ü “要是你能有XXX一半的样子,我就烧高香了!”

ü “小孩子,没事,不要管他,一会儿就好了!”

ü “你到底想怎么样呀?”

ü “真实搞不懂你们现在的孩子都在想些什么!”

ü ……

2、密切关注孩子情绪的触发源

ü 自于学业成绩的

ü 来自人际交往(主要是同学和老师)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矛盾、误解、责备,甚至是欺凌和伤害(包括身体伤害和精神伤害)的

ü 来自孩子成长过程中以满足自身欲望和期待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3、关于孩子的情绪,家长有必要做好的下几件事情

ü 非常明确地告诉孩子,只要遭遇到任何让自己感到难受、不舒服的事情,无论是来自老师还是同学,都要第一时间将事情的经过如实告诉家长

ü 明确、郑重的向孩子承诺,既不会不问缘由地批评、责骂,也不会毫无原则地庇护

ü 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或者有其他异常表现,除了及时给予语言、肢体动作的安抚之外,一定要向孩子明确地表达你的担忧和疼惜,引导孩子将情绪宣泄出来,并在孩子情绪平复之后,鼓励孩子将事情的经过如实表述出来,以便家长作出正确、理性的判断

4、提前预判的几个建议

ü 依照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提前询问孩子想达成哪些心愿,是否有非常具体的明确需求

ü 明确告知孩子家长能够满足其需求的限度,并向孩子坦诚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家长所能努力达成的能力水平,帮助、引导孩子设定合理的预期

ü 在家长承诺能够达成的范围内,向孩子开放自主选择的空间

ü 保证不把孩子与其他同龄人进行高下优劣的比较

ü 切实关注有关孩子的那些小事

5、当下安抚一些方法 

ü 不做任何评判地接受,并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和表现表示理解

ü 给予孩子宣泄、调整情绪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明确表达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意愿

ü 尊重孩子保留一定秘密和隐私的选择和做法,切忌穷追不舍或者无限联想而喋喋不休

6、小结

情绪本身无对错,影响个性却罗嗦;

事关成长需关切,重点源头不放过;

功课学习与人际,无形压力最为多;

更有期待和欲望,没被满足自窝火;

提前预判加约定,引导孩子如实说;

哪怕小事常沟通,情绪个性结硕果。 

四、多一点交流关于孩子的世界与成长伙伴

1、交流的价值

ü 可以帮助家长以孩子观察世界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所经验的世界,从而发现并找到两个世界的异同点,为双方提供可以进行深度沟通,并达成共识的切入点

ü 通过交流,可以帮助孩子对家长所经验的世界进行更真切地了解,进而为孩子最大限度地理解、接纳家长的理念及其行为,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ü 通过交流,可以帮助家长与孩子逐步放下各自自以为是的判断和成见,为避免彼此产生更多的误解和猜疑提供进一步对话的必要条件

2、三招向孩子表达诚意

ü 主动询问

ü 耐心倾听

ü 请教问题 

3、注意观察孩子待人接物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切忌以家长自身的认知和经验作为唯一标准,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判,甚至是强行制止

ü 接受并包容孩子对周边世界和你完全不同的反应及其表达方式

ü 当发现孩子某些表现已经僭越某些原则或者底线的时候,不要粗暴地责备、制止,而是提供具体的改善建议,并阐明充分的理由

ü 在孩子与其同伴、同学互动过程中,在未征得孩子同意,或者没有收到孩子明确邀请参与信号的时候,切记轻易介入其中

4、向孩子坦诚承认,你可能存在的认知盲点,甚至是对他们世界的某些无知,并表达接纳、包容,甚至愿意积极改善的态度

ü 当我们家长的某些错误认知或者某种不当行为,已经导致孩子不适,甚至伤害的时候,要及时承认并向孩子表达歉意

ü 鼓励孩子帮助我们家长发现自己认知上的不足,或者某些行为的失当,并向孩子请教改善建议

ü 不要轻易地以家长自身的认知和喜好标准对孩子的同伴进行评价

5、关注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迷茫、失措,甚至无助,并向孩子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支持

ü 与同学、同伴之间产生的误解和矛盾

ü 面对来自学校老师的无端批评和责备

ü 身体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变化现象

ü 对某些社会现象产生的不解、伤心或者愤怒

ü 其他情形下遭遇的恐惧、害怕或者不安等

6、小结

表面世界都一样,认知定义却不同;

家长经验非标准,接纳包容才轻松;

既要学习有诚意,更需观察要主动;

介入评判莫随意,耐心倾听用情浓;

孩子成长有烦恼,迷茫失措或惊恐;

悉心呵护伸手助,抓好关键乐融融。

五、少一点干涉关于孩子的天性与兴趣爱好

1、两种极端

ü 放任(纵)自流

ü 粗暴(干涉)扼杀

2、家长错误认知

ü 无视孩子的个性与具体表现,生搬硬套别人所谓的成功经验 

ü 家长自身毫无主见,过分在意社会上的所谓流行趋势 

ü 家长将自己的创伤或者遗憾,投射到孩子身上,把孩子当成完成自己某种心愿的工具

3、一种无奈:家长非常迫切地想帮助孩子,但是事与愿违。

4、无奈的背后

ü 没有或者无从了解孩子的真正特性和兴趣爱好

ü 不知道如何向孩子提出合适的建议

ü 向孩子提供帮助的方式、方法不被孩子认同、接受

ü 无视孩子兴趣爱好的变化或者迁移,单一强调所谓的“坚持”

ü 对孩子兴趣爱好所能产生的作用过于放大,甚至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5、三招化解

ü 细心观察

ü 耐心倾听

ü 多种方式引导

6、四项原则与思路

ü 理性克制,防止走向极端

ü 对话引导,而不空洞说教

ü 关注过程,而不强求结果

ü 放眼未来,防止短视功利

7、小结

孩子天性本自有,若失理性乱节奏;

无论放任或禁止,过程结果令人愁;

细心观察是基础,营造氛围交流够;

兴趣爱好重过程,放眼未来少烦忧。 

六、多一点学习关于孩子的当下与未来发展

1、关于孩子学业成绩的个问题

ü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有效激发?

ü 孩子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

ü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否已经养成?

ü 孩子是否有良好的思考习惯?

ü 孩子是否找到了自主、自觉学习的内在驱动? 

2、关于孩子兴趣爱好的几个错误认知

ü 过分在意孩子的学习进度,忽视孩子的学习状态

ü 把通过某一级别的证书当成唯一的目标,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收获和感受

ü 把孩子的某些特长当成自己的脸面,过分在意孩子能否在外人面前炫耀,忽视孩子的感受,无视孩子的自主选择

ü 把孩子的成长当成满足自己某种心愿的工具,无视孩子内心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3、关于孩子品性与行为习惯的错误做法

ü 过分在意孩子在公众或者他们面前的表现,忽视孩子独处时候的状态

ü 只在乎孩子是否帮助家长赢得了所谓的“面子”,完全无视孩子所作出的努力或者内心的某些忐忑

ü 过于孩子的“规范”与“听话”,忽视对孩子天性的呵护和引导

4、两种恶果

ü 极度的逆反

ü 没有任何的自主、自觉意识 

5、小结

孩子未来当如何?或在今日已定果;

当下固然需关注,放眼一生好处多;

沟通基础先夯实,对话空间无限拓;

学业爱好有内驱,品性伴随不蹉跎。

七、本章总结:成为孩子的榜样

1、 几个真相

ü 孩子不一定相信家长怎说的,但是一定会愿意相信家长是怎么做的

ü 孩子不一定在意家长是否真的懂得很多,或者多么优秀,而是更在意家长是否同样愿意不断学习和成长

ü 孩子不一定会在意家长的批评有多严厉,而是更在意家长是否愿意相信他

ü 孩子不见得会在意家长是否足够坚强和勇敢,但一定会在意家长是否能够给到他足够的支持和温暖

2、口诀

教育孩子的确难,万千方法来试探;

哪怕掏心又掏肺,若无信赖都免谈;

多少一点有分寸,基于未来造港湾;

学习成长立榜样,潜移默化路自宽。

第四章、放下执拗的十大理念及其实践

一、尊重承认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存在

1、尊重的前提

2、四条建议

ü 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大、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ü 避免对孩子的言谈举止进行简单粗暴的干涉,尤其是没有缘由、只凭家长自身喜好的干涉

ü 赋予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讨论、决策的权利,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

ü 避免在孩子面前做“事后诸葛亮”——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3、小结

尊重俩字很简单,落到实处却也难;

未经同意作主张,多数家长时常干;

再说事后诸葛亮,口不择言更纠缠;

孩子亦非有苛求,自主选择有空间。 

二、平等避免把经验强加到孩子身上

1、 关于平等的几个问题

ü 家长是否能够确信,以你的经验认知、做法所给到孩子的任何建议,包括生活、学习、工作,乃至爱情、婚姻等方面,就一定是正确的?

ü 假定家长确信是正确的,那么,衡量是否正确的标准和尺度有哪些?

ü 假如家长并不确信这些建议是正确的,到底存在哪些不确定的因素?家长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完全排除或者屏蔽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

ü 假定孩子的选择与家长的建议有矛盾,甚至冲突,家长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与手段去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利用家长的威权强制扼杀?还是完全放弃、纵容不管不问?

ü 家长是否给予了孩子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和自由?是否与孩子交流确认过有关的范畴和尺度,并已经达成共识?

2、关注孩子的全能自我与社会性自我的转变

ü 在内心形成自发机制。把从父母那里获得的动力转变为从自己身上获得动力

ü 和他人的关系。既懂得珍惜自己,也懂得妥协和让步

ü 自身责人。自己去承担责任,而不是把失败转嫁给家人和身边的人身上

ü “万能感”说再见。不再全能自恋,接受现实,也接受展现在自己身上的大部分现实

ü 确保找到容身之处。除家庭之外,找到能安放自己的净土

3、四条建议 

ü 主动询问孩子的意见和看法

ü 不轻易阻拦孩子去尝试一些家长经验范围之外的事情

ü 赋予孩子在非底线原则的事情上,保留、坚持自己看法,甚至做法的权利

ü 欣然接受孩子的合理建议,甚至是批评性的

4、小结

孩子表面是个宝,实在弱势无人晓;

依赖家长来呵护,全能自我撒个娇;

哪知好心不领情,忽然青春来到了;

矛盾冲突处处有,平等相处方有招。

三、耐心学会等待并配合孩子的节奏

1、了解焦虑的来源和本质

ü 舆论场域注意力陷阱)

ü 随波逐流价值锚缺失

2、一个重要的前提:的孩子与别人不一样

3、几项基本原则

ü 禁止把孩子某方面的缺点或者不足“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单一结果的对比,从而埋怨、批评孩子 

ü 尽量多地发现并强调孩子已经做得好,或者开始有改善的地方,并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赞赏——注意尽量不用物质奖励的形式——因为,物质奖励会产生不可抑制的边际效应递减

ü 在需要孩子改善的地方,家长要率先作出示范并持续坚持

4、真心相信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不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口号的蛊惑和诱导

ü 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或者犯了一些错误(实际上孩子在青春期之前的错误,基本上都没有多糟糕的后果——除非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一味溺爱、纵容)的时候,不会单纯责怪孩子,更不会纠缠在已经是错误的事实上,而是在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实际上,即便家长不说,孩子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基础上,帮助、引导孩子去找到引发这些错误的原因

ü 相信并引导孩子不要沉溺在已经发生的事实上——无论是很好的表现还是暂时不太让人满意的表现,因为,即便是单次很好的表现,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反之亦然

ü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故事,与孩子交流“责任担当”与“沮丧内疚”的不同含义及其行为表现,帮助孩子树立并强化责任意识

5、相信并接受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甚至是平庸的,所以,自己的孩子普普通通就是正常,万一很出色算是运气

ü 尽量避免硬生生地把那些圣人、那些出现几率极小的所谓伟大、英雄人物,当成孩子学习的榜样,或者追求的目标

ü 切实关注孩子的兴趣动向,发现孩子喜欢、尊重或者崇拜的对象,帮助、引导孩子寻找自己可以参照,并且通过努力可以逐步建立的内在品质,而不是停留在所谓的结果或者成就上

ü 帮助并引导孩子关注身边那些平凡、普通的人和事,并学会去发现这些人和事背后的正向品质

6、小结

人人都说起跑线,放眼一生路漫漫;

单次结果或表现,实无必要死纠缠;

接受事实再努力,孜孜践行把理参;

悉心引导调节奏,辉煌幸福亦平凡。

四、包容敞开胸怀学习悦纳孩子状态

1、包容的本质:悦纳

2、关于孩子“听话”的辨析

ü 你期望孩子到底听谁的话?家长?老师?其他长辈?或者所谓的专家权威?你能确保这些人的话都正确无误?即便正确无误,你能确保来自这各个方面的话都能彼此一致?或者完全融合?

ü 你有判断孩子是否听话的、可以明确度量的标准吗?如果有,孩子是否需要变成一架机器?如果没有,又由谁来判定孩子听话与否呢?

ü 假定你把不惹家长、长辈或者老师生气,定义为听话的标准,请问有哪些具体的事情可能让你们生气?到底需要多大的强度才是生气与否的临界点呢?你能确保你的情绪状态都保持非常平稳的状态,几乎接近一条直线吗?如果不能确保,你还能断定自己生气仅仅是因为孩子状态这唯一原因吗?

3、悦纳孩子状态的具体做法

ü 观察、发现并接受孩子的独特性,并且相信这份独特性没有优劣、好坏、对错的分别

ü 接受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弱点或者与同龄人的差距

ü 将关注的精力聚焦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不要太在意事情本身以及事情的结果

ü 避免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进行定性评价

4、小结

期望很多爱亦切,最不应该总苛责;

学习悦纳立基础,观察发现寻对策;

天生环境人各异,扬长避短或出色;

就事论事不定性,欢喜幸福更多些。

五、坦诚主动消弭孩子不必要的猜疑

1、孩子产生猜疑的后果

ü 没有安全感

ü 丧失自信心

ü 容易留下心理阴影

2建议

ü 家长在尽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水平的基础上,不必刻意掩饰自己的负面或者消极情绪,并尝试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表达方式,让孩子知晓这些情绪的触发源,避免孩子将错误归因到自己身上,产生不必要的自责

ü 不要为孩子设定所谓的话题禁区

ü 当家长在工作生活中出现某些失误,或者遭遇某些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尝试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向孩子陈述事情的原委

3、小结 

孩子需要安全感,最忌猜疑引不安;

情绪流露不掩饰,触发源头来交代;

浮想联翩因禁区,刻意回避失信赖;

既是天意一家人,坦诚相待心同在。

六、信任学会引导孩子建立自我承诺

1、相信信任的力量

2、家长信任孩子的几个维度 

ü 相信孩子能够有效完成其责任范围内的事情

ü 相信孩子能够认识到其自身的缺点和某些错误

ü 相信孩子拥有变得更好的潜在意愿

ü 相信孩子能够有能力处理好其所属人际范围内的矛盾和冲突

3、小结

家长孩子血脉连,彼此信任是本能;

孩子智慧本具足,悉心导引定益增;

倘若介入无尺度,不知所措迷茫添;

四个维度有信任,内在驱动定有恒。

七、陪伴孩子真切感受到你的爱意

1、听听孩子的心声

ü 我知道你们很爱我,可是难道爱就只能用唠叨的方式来表示吗?

ü 你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我身上,难道你们自己真的没有任何其他稍微重要一点的事情吗?

ü 在你陪我的时候,除了功课、学习上的事情,难道就没有其他话题了吗?

ü 你说要我快乐就好,你真的快乐吗?为什么总看见你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呢?

ü 为什么在你们的眼中,我总是有那么多的缺点和不足呢?

ü 为什么我认为做得对的事情,在你们的眼中总是错的呢?

ü 为什么你们身上的毛病几十年了都没有改掉,到我这里就得马上改掉呢?

ü 为什么你要求我要锻炼好身体,你们就是可以整天窝在家里,从来不运动呢?

2、真心陪伴的几个特征

ü 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他的心声、他的故事

ü 可以没有负担地展现他的喜怒哀乐

ü 可以在你的和颜悦色中“胡言乱语”

ü 可以有自己的爱与恨

ü 能够尽情地哭和笑

ü 可以沮丧

ü 接受他的失败

ü 一起享受他的成功

ü 让孩子有离愁别绪

ü 可以天马行空 

3、几点建议

ü 不要打断孩子

ü 不要对孩子预先做出评价

ü 不要指责孩子

ü 在说出你的意见和看法之前,先听听孩子的意见和看法

ü 在提出建议和要求之前,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打算 

4、小结

陪伴价值无需言,真心才能效果好;

如影随形看似秒,方式不当亦徒劳;

倘若身在心不在,家长孩子皆烦恼;

陪伴更需近本质,万千法门都是招。

八、力行自己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1、力行的价值:一面镜子

2、一些建议

ü 梳理一份清单,并且率先行动起来

ü 持续坚持下去,并与孩子共同设立里程碑节点

ü 赋予孩子监督的权力,并接受孩子实施事前约定的惩罚条款

ü 鼓励孩子分享感受,帮助孩子找到好习惯背后的好处

3、小结

若想孩子更优秀,榜样力量必须有;

榜样众多何处觅?家长力行最为优。

梳理清单即刻做,润物无声影响就;

赋予孩子监督权,彼此成长乐悠悠。

九、发现帮助孩子找到改善的关键点

1、几种常见处理方式的辨析

ü 漠视并无感 

ü 提醒并建议 

ü 责备并要求 

ü 生气并扩展 

2、帮助孩子改善的关键:重因非重果

3、几点建议

ü 在事实层面上与孩子进行确认,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不足或者需要改善的地方

ü 相信孩子具备向好的意愿和潜力

ü 建构一些场景,唤醒孩子在其他事情上有着良好表现的记忆

ü 鼓励孩子尝试,并肯定孩子做出的努力

4、小结

如有差距须正视,确认事实忌着急;

建构场景来交流,良好表现留记忆;

唤醒记忆靠询问,找到关键才有益;

如是耐心加鼓励,逐步改善定可期。

十、沟通建立与孩子密切互动的管道

1、沟通的本质与价值:达成共识

2、沟通障碍之一:为长者尊

3、沟通障碍之二:预设话题

ü 你发现的问题和孩子心中所定义的问题是否已经在同一个层面或者同一个方向上?

ü 即便是,那问题的严重性和孩子认知到的严重性是否比较接近?

ü 你所谓的担心,是否存在过分的焦虑?是否有类似惊弓之鸟的情绪?

ü 你担心的具体指向在哪里?你的担心背后是否存在某些对孩子的怀疑与不信任?

ü 你的担心是因为孩子年龄的因素还是因为孩子能力的因素?假定是能力的因素,具体是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否在短时间习得?

4、沟通障碍之三:回避尴尬

ü 关于性和性别生理特点的问题

ü 关于家长的错误言行的问题

ü 关于老师错误言行的问题

ü 关于父母或者长辈之间的矛盾问题

ü 关于网络暴力、情色的问题

5、沟通障碍之四:急于判断。

ü 固守经验

ü 怕丢面子

ü 缺乏反馈

6、沟通障碍之五:过度干预

7、沟通障碍之六:苦情泛滥

8、小结

沟通看似很简单,因为人人离不开;

恰如日用太平常,既无警觉亦无改;

沟通模式三要素,听说问来不胡猜;

若把障碍认清楚,达成共识更明白。

十一本章总结:孩子最好的老师!

1、几个有必要坚守的信念

ü 孩子身上流淌着自己的血脉,彼此之间有着天然的、无法切断的爱与责任——因为这份爱和责任,必然驱使你和孩子都能够对未来抱持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ü 孩子是上天恩赐给自己的一份礼物,一份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礼物——因为这份礼物的珍贵,必然成为你内心深处最为绵密的温暖

ü 孩子是帮助自己看见更为广阔而美丽的世界的一位天使——因为天使需要一对能够自由翱翔的翅膀,必然让你愿意为这对翅膀注入更加强大的能量

2、三个核心问题

ü 到底希望孩子最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ü 如果要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样子,到底需要具备哪些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取)这些基础条件?

ü 在帮助孩子达成那些基础条件的过程中,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

3、口诀 

师之所存赖于道,道不可道一束光;

照见未来与远方,脚下步履亦刚强。

家长为师是何故?爱和善意两相长;

以终为始来思考,实践改善定益彰。

第五章、十种常见情形的实践建议

一、无法经常陪在孩子身边,应该如何与孩子有效互动? 

1、一些具体的做法

ü 找到机会与孩子交流,并且非常坦诚地告诉他,自己工作的性质和大致内容

ü 每次出差都清楚地告诉他自己的行程,包括出发以及返回的时间,中间需要辗转哪些地方

ü 坚持每天与他通电话

ü 回到家里的时候,尽量迁就孩子的时间,寻找一些交流的机会

2、口诀

陪着孩子一起长,天下父母谁不想;

若能事身自然好,须知事心更重要!

二、当孩子做得的确不够好,如何引导不断改善? 

1、一些建议

ü 停止抱怨,尤其需要避免一味地批评或者责骂

ü 确认事实并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然后询问孩子做出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引导孩子找到具有相似效用的替代行为

ü 观察并发现孩子某些行为事实背后可能隐藏的闪光点

ü 一些指令,多一些建设性引导性的做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承诺

2、口诀

看见孩子不够好,父母心中肯定燥;

悉心发现闪光点,再加鼓励真正妙!

三、如果家长意见不一致,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消除不安情绪?

1、几条建议 

ü 事后找到恰当的时机,如实告诉孩子,你们长辈之间因为他的成长问题产生过一些不同意见,并说明这些不同意见并不是因为原则和方向问题,仅仅是某一具体事情处理方式和方法而已,让孩子知道家长为此所付出的努力

ü 事后询问孩子是否因此而感到不安,此向孩子表达诚恳的歉意

ü 邀请并鼓励孩子对某一具体事情,表达自己的意见,以此为契机,孩子达成些共识,找到孩子能够接受的处理方式

ü 尽可能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孩子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2、口诀

意见不一本平常,何必纠缠最恰当?

若与孩子交流好,定有共识能找到!

四、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应该从何着手? 

1、一些建议

ü 家长身体力行做好榜样

ü 孩子自行承担丢三落四的后果

ü 切忌唠叨

ü 培养孩子珍惜物品的意识

ü 培养孩子检查习惯

ü 教会孩子一些物品整理的程序和方法

ü 孩子提供固定的物品收纳空间

ü 教会孩子列物品整理清单

2、口诀

无人天生就完美,苛责求全不可为;

只要后果勇承担,有了教训自奋飞!

五、孩子做作业粗心马虎,怎么办? 

1、两个重要前提

ü 平和的态度接纳孩子粗心的事实

ü 认真分析孩子粗心背后的原因,从原因入手,帮助孩子逐步改善

2、粗心的两种类型:粗心假粗心

3、真粗心的原因分析

ü 注意力不集中

ü 贪快心理

ü 不稳定的情绪

4、粗心的原因分析

ü 和孩子的自身能力有关

ü 和某些思维定势的干扰有关

ü 和某些不良品性特质有关

5、几件重要的事情

ü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要注重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ü 关注孩子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ü 避免对孩子进行不良的心理暗示

6、口诀

马虎表现真揪心,粗心背后有原因;

找到关键是首要,分解目标步骤清!

六、总是与同学闹矛盾,怎么办? 

1、两种情形:主动与被动

2、主动情形下应该做好的几件事情

ü 及时告知孩子相关情况,以及经由多方调查确认的具体事实,孩子清楚地知道,家长对他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是真心关注和关切的,强化孩子在家长心中的存在感

ü 严肃指出孩子具体的、不当的言行举止,明确告诉孩子因为他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困扰或者伤害

ü 如果情况相对严重,可以主动求孩子陪同家长向当事的另一方做出诚恳的道歉

3、被动情形下应该做好的几件事情

ü 抚慰孩子并鼓励孩子把事情的整个经过说出来,孩子真切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切和温暖,从而获得必要的、踏实的安全感

ü 孩子一起分析导致相关后果的关键原因,向孩子提供一些未来应对类似情形的方法和措施

ü 明确告诉孩子,你会尽一切力量去保护他

ü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家长需要及时与学校老师以及当事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甚至是交涉

4、口诀

总闹矛盾是头大,最忌一味责备他;

梳理清楚啥原因,有效化解乐哈哈!

七、遭到老师无端批评,怎么办? 

1、做好四件事情

ü 询问孩子,了解引发老师批评的具体情形以及做出批评的可能理由

ü 鼓励孩子大胆复原当时的场景,以及老师批评使用的语词、语气和表情

ü 询问孩子委屈的原因包括老师可能在判断的失误,老师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ü 引导鼓励孩子对事情的整个过程进行还原,并启发孩子对事情进行自主判断和区分,帮助孩子找到能够避免老师做出无端批评的一些有效办法

2、口诀 

无端批评本不该,第一时间须善待;

引导孩子辨是非,正向呵护栋梁材!

八、怎么处理孩子的过分要求? 

1、 两条原则

ü 切忌不问缘由地断然拒绝或者迁就满足

ü 承认或者接纳孩子提出这种要求并没有对错的基础上,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

2、两个做法

ü 物质方面的要求上,明确告知孩子家庭经济能力的承受范围

ü 其他非物质方面的要求,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凡是跨越某些既定规则或者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都属于过分的范畴

3、口诀

何谓过分须明辨,生硬拒绝先靠边;

探明背后真实意,再行变通心里甜!

九、当孩子的选择与你的期望相左时,怎么办

1、根本性原则:提供尽可能的支持

2、提前规划

3、引导而非指令

4、口诀 

选择不同本自然,莫名否定更逆反;

放下分歧定方向,建立共识同苦甘!

十、孩子磨蹭时怎么办 

1、磨蹭的两种情形:磨蹭与假磨蹭

2、真磨蹭的应对:尽量配合其节奏

3、假磨蹭的原因分析

ü 有疑虑

ü 不清楚要求

4、口诀

磨蹭行为心焦急,只因节奏不同你;

适时等待加游戏,养成习惯方称意!

十一本章总结:爱,应该无处不在!

孩子成长路漫长,风雨泥泞心恐慌;

恐慌难免多错乱,岁月蹉跎迷茫;

若有家长呵护,悉心浇灌不彷徨;

爱如希望一光,指引孩子前方。

附录:写给孩子的那些书信

1、缘由:书信,另一种温暖!

2、写给女儿的信

3、写给儿子        

结束语:还有一段迷雾,终究需要您独自穿行!

纪伯伦的诗:《论孩子》(冰心译)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相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版权声明: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站《原创》内容,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站文章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者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制订详细企业内训方案或邀约老师:
    联系人:隋老师
    电话:13121392666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详细咨询。

授课见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