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
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人民银行、公安部、银保监会等单位联合下发多项文件,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跨境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提升各项金融服务,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对人民银行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银行账户的服务与管理进行贯彻执行,增强运营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掌握风险业务的合规处理办法。
学员收益:
1. 学会如何识别客户身份及可疑客户
2. 灵活应对冒名开户
3. 电信诈骗识别与拦截
培训时间:1天/6小时
培训费用:
培训方式: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互动分享、启发式讲授
第一讲:账户管理
一、业务意愿的真实性
1、对公业务主体:一笔业务合规、有效性的判断
案例1:开户是客户当面加盖预留印鉴,是否还需要核验印章的真实性?
案例2:开户意愿核实时,文件规范要求核实法定代表人,但是单位要求出具授权书,要求不向法定代表人核实,而是向财务负责人核实等,是否可以?
2、个人业务主体:一笔业务合规、有效性的判断
案例:客户办理业务中,无法签字,能否由陪同人员握住客户的手签字?
3、业务意愿审核:在当前,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企业账户实施诈骗的高发态势下,一笔业务能否办理,意愿方面如何作出真实性判断?
案例1:客户不配合身份识别,怎么办?
案例2:客户的需求、用途等无法做到100%真实性判断,怎么办?
4、勤勉尽责:怀疑客户有备而来,表面上一切合规,受理了担心埋下隐患?拒绝了又担心被投诉?怎么办?
案例:在旅游城市,有不少游客来此经常是一两个月游玩,前往银行表示要开卡、网银,方便日常使用?怎么应付这种业务场景?
二、杜绝可疑开户及冒名开户行为
(一)客户尽职调查的基本要求
有效证件及辅助证件的审核认定
瑕疵证件及联网核查异常情况的处置(案例)
失效身份证应对建议及依据(案例)
单位开户的尽职调查要点及上门开户风险点(案例)
非自然人客户受益所有人识别(案例)
客户风险等级评定(案例)
(二)杜绝可疑开户行为
涉及银行账户买卖的可疑开户特征(案例)
个人客户开户理由审核要点(案例)
通过纸面资料分析空壳公司可疑特征(案例)
通过法人对谈确认开户用途合理性(案例)
开户意愿核实应注意方式方法(案例)
拒绝可疑开户的法律、法规依据和沟通话术(案例演练)
(三)打击冒名开户行为
冒名、假名开户的作案手法(案例)
如何识别冒名开户(案例)
冒名、假名开户的应对措施(案例)
冒名开户的法律责任认定(案例)
第二讲:电信诈骗
一、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具来源
个人信息的盗取和流转(案例)
手机号码和银行账户的买卖(案例)
海外服务器及活动场所(案例)
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步骤流程
脚本设计(案例)
人工培训(案例)
分工实施(案例)
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后续洗钱活动
银行卡转账提现(案例)
第三方支付隐匿身份(案例)
虚拟货币及对公账户代收(案例)
四、金融行业监管要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要求
有针对性的文件发布及后续检查、处罚(案例)
成效显著的“断卡行动” (案例)
五、电信诈骗中涉及账户管控“查冻扣”问题
1、电信诈骗案件中,公安机关是否具有扣划权限?
2、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移送法院的案子,法院冻结、扣划的顺位问题;
3、赃款是否应计付利息?
4、办理完查冻扣后,能否通知客户?涉及是否保密的事宜?
5、某县纪委监委出具的协助查询财产通知书加盖的是:中国共产党XX县纪律委员会的公章,可以吗?
6、理论联系实际,案例解析如何高效、合规协助做好“查冻扣”工作。有效避免有权机关的处罚与监管部门的问责!